首页> 新闻动态

林崇德教授《创造性心理学》获北京市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0-12-16

网站编辑

创造性心理学是满足我国重大需求的前沿课题。在当前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比任何时期都高度重视创新或创造性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造性心理学聚焦于为何不同人有不同创造性、高创造性个体有怎样的认知与人格特征、如何通过各种干预包括教育提高个体创造性等问题,对创造性人才发展和培养具有重大价值。


《创造性心理学》是林崇德教授及其团队几十年从事创造性心理学研究的成果结晶,特别是在作者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的研究”(2003-2006年)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2011-2014年)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深入分析了创造性心理结构和环境因素,提出创造性人才由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智力因素)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组成的观点;并进一步从创造性环境、创造性生物学基础、创造性发展、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心理健康与创造性、创造性教育六个角度,以翔实实证数据充分论证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对创造性人才发展和培养的价值。


本书出版后反响热烈,众多学者就其内容与价值给予高度评价。如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白学军教授认为本书是“一本优秀的专著”,主要表现在“认识上有新思考、研究上有新进展、实践上有新突破”;陕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认为本书有两个显著特点:“深入性与前瞻性、系统性与全面性”,进而评价其为“系统概括40年的研究成果,引领我国创造性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本书也成为多所高校创造性心理学相关课程重要教材,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如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均把本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并一致认为该书具有“非常高的学术水平与实践价值”,对创造性心理学课程有重要支撑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20年12月,本著作获北京市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232389118bdef321c31a784ee50ba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