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林崇德: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019-12-10

网站编辑

北京的秋冬,冷风飒飒,走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的银杏大道,满眼金黄浮于湛蓝的天空,铺于草间道旁,热烈地铺展着生命之美,极尽绚烂。


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林崇德教授的办公室,记者采访了林先生。他温厚慈爱,学养博雅,目光笃定,举手投足间是师者风范、学者气度。


一个人的名字里藏着他的人生,先生便是如此:“崇尚学术,德耀桃李。”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心中有海天,眼中有乾坤,把培养有识之才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截至2019年4月,他培养了89名博士,带出了12名博士后,他的学生中有60多位晋升为教授、50多位成长为博士生导师,有5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多数学生成为国内外各高校心理学学科带头人。


他的办公室三壁皆书,一盆佛手、一根木雕,便是最“华丽”的装饰,墙壁上挂着著名书法家、中国最后一位恭亲王爱新觉罗·毓嶦写给先生的字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正是先生人生的最好写照。



林崇德

1941年生,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 教育学·心理学学部召集人。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重要学术职务。他始终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走心理学研究中国化道路,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典范,被称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从教50余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师德模范教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北京市人民教师奖”等称号。


培养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23个志愿都填了“师范”。1941年2月27日,林崇德出生于山海相连、风光旖旎的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大海赋予了他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眼光,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生活的艰辛使他更加坚韧。


1954年,小学毕业的林崇德考入上海一所公立学校。初二时,林崇德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相信班里每个学生都能够成才。他眼里的林崇德不是最聪明的,却是最勤奋刻苦的。老师的鼓励增强了林崇德学习的信心。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初中毕业的林崇德考上了著名的上海中学。


在那个崇尚以工业技术建设国家的年代,林崇德的理想是做一名詹天佑式的铁路工程师,用科学技术报效祖国。但他逐渐被班主任孙钟道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所感染,高考时改变“初衷”,将报考表上的23个志愿都填为“师范”,并如愿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扎扎实实地学了5年心理学,从脑机制一直学到行为科学。


大学毕业后,林崇德被分配到基础极为薄弱的北京近郊区的学校任教。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静心执教,春风化雨般地关爱着每一个孩子。学校乱、生源差,但他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他善于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将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应用到教学中,对每个学生都寄予期望,学生便朝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那批学生里后来既出了劳动模范与坚强战士,又出了教育电视台台长。“我们班还有一个学生,后来做了奥运会场馆建设的总指挥,场馆建完后,对他审计,187个亿清清白白。”林崇德抬高声音,满脸骄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林崇德淡泊明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在北京近郊中学,林崇德一待就是13年。1978年10月,林崇德考回母校当研究生,带回了5篇研究报告。1979年在中国心理学会一次学术年会上,林崇德在恩师朱智贤教授的推荐下,向大会作了《儿童青少年数概念与数学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的报告,提出了思维结构理论的初步想法,之后在恩师的指导下逐步完善了该理论,并对其进行量化验证。1980年5月,林崇德提前毕业,成为北师大一名心理学教师。


1984年3月,林崇德获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教育学(心理学)博士。1986年破格晋升教授,1989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提起他的得意门生,先生的眼中闪起了粼粼波光,满脸骄傲与幸福:董奇、申继亮、俞国良、方晓义、白学军、李虹、李红、辛自强、陈英和、庞丽娟、王耘、蔡永红、芦咏莉……先生如数家珍,一口气说出了一长串人名,而从他口中跳出的每一个名字都是行业里的顶尖人才、国家的栋梁。


林崇德最幸福的事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笑谈:“讲课成了一种瘾,一天看不到学生,心里就空落落的。”林崇德爱才惜才更善于挖掘人才,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宝藏,需要老师挖掘和引导。“我的教育理念是培养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不想超越自己老师的学生,绝对不是好学生,不想学生超越自己的老师,可能是要被淘汰的老师。”如今,林崇德早已是“满园锦绣竞芬芳”了。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一股出国潮,很多高学历的人才纷纷出国,林崇德以开放的姿态送学生出国深造。他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科学无国界,心理学家要放眼宇宙,心怀天下,以开阔的眼界、兼容并蓄的胸怀吸纳东西方文化的精髓。现在,打开美国心理学论著,除了引用国际公认的瑞士皮亚杰的资料,都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翻开苏联的心理学书籍,那里都是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再看看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从设计到结果,几乎都是别国的东西。这样下去,何时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你们不管未来成就有多大,要记着自己的祖国。中国人口众多,心理科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回国能为心理学的中国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果,林崇德送出去的16名博士,15位按时回国,他们不仅仅是被林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林崇德早已将家国情怀如涓涓细流滴灌在了学生的心田。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的师爱源起于我的恩师,特别是朱智贤教授。他把我培养为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我反复地对学生说:‘我的恩师是怎么培养我的,我就怎么培养你们。’我希望恩师的这份师爱薪火相传,通过我和我的学生延续下去。”



在生活中,他爱生如子。他的学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方晓义对先生的评价是:仁爱、友善、热情、大度、包容。他的学生、教育部一级巡视员申继亮教授称,先生“不是父亲胜似父亲”北师大校长董奇曾说:“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都是林老师的成果。”他把出国讲学的经费用来资助自己的学生出国深造,拿出自己的积蓄给学生看病,为学生工作后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博士生介绍对象、操办婚事,为学生调解家庭矛盾……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林崇德履践笃行的“师爱”的内涵。“爱”仅仅是“师爱”内涵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严”。没有严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必须严。他规定,“凡考我的博士生,考前无任何成果、缺乏创造精神、无拼搏精神、无成就动机、有才无德者不招”。


他严抓知识、科研和论文三环节。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近乎“严苛”,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曾被他打回去改了20多遍。“对于学生,我必须要负责任,一点细小问题都关乎学术质量,不能放任不管。”有人统计,林崇德指导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数量、质量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是最高的。他的两位博士生还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林崇德深知“一流人才的基础是砥砺一流品行”,他强调理想信念,坚持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情怀的培养,提倡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反对学术腐败。


建筑心理学学术思想的大厦

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无他,唯勤奋尔”这句话自林崇德求学时就已经刻在了骨子里,几十年未曾改变。他的工作日程里没有休息日,除了教学,林崇德倾尽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他在诸多领域进行了探索,研究主题既包括思维、记忆、创造性这些认知过程及有关的认知神经科学问题,还涉及社会性、品德发展、心理健康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科能力、教师素质、学生核心素养等众多教育应用领域。“这些理论文章和研究报告不仅丰富了我国心理学的思想宝库,引领了不同领域的实证研究,也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理论研究折射出了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脉络。”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辛自强教授在文章中如是说。


林崇德提出了思维结构理论。他认为,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人格等)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不能将智力与能力绝对分开。2003年,他在《理论心理学》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智力结构与多元智力》,介绍了自己的思维结构理论,并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批评,被国内外很多认知心理学家和理论研究者称道和引用。他认为智力结构的多元性是较难穷尽的,是一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的结构。


除了开展行为层面的实验研究,林崇德还就思维、记忆等认知过程的生理基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他表示,从心理学来看,研究自然面主要是要从脑定位、关键期和可塑性三方面入手。研究心理的自然面的过程中,要强调心理本体。心理虽然是脑的机能,有其相应的神经活动,但是心理的内容及其脑机制发展趋势还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他呼吁:“认知神经科学”不能丢掉“认知”(即心理)的主题,否则就变成了纯神经科学的研究。


同时,实践性和应用性是林崇德心理学理论的最大特点之一,他主张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并为一线教育者把握和应用。他在自己的思维观和智能观基础上,提出了学科能力观。他认为,促进学生的智能,应具体表现在培养其学科能力上。同时把思维品质训练视为培养智能的“突破口”,提出“通过非智力来培养智力”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学生的成才,不仅依赖于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培养有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



林崇德不仅从事学科能力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还特别重视面向基础教育的应用研究,将自己的思维理论和学科能力理论直接应用于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上,先后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000多个实验点,历时26年,受益教师达1万多人,受益学生30多万人,在国内外教育界赢得了崇高的声望,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他认为,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能简单地讲创造性思维天赋,重要的是要看后天培养结果;不要把创造性仅仅局限于智育,而应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中。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人要像鹰那样高飞,就需借助坚强的翅膀。这翅膀就是智慧与美德。林崇德表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与发展智力、思维同样重要。


从1968年开始,林崇德先后对100名品德不良的学生进行多年追踪,结果发现其中29%的人走向了犯罪道路,其余的被试大多可以改正错误成为有用之才。之后他又以“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为课题,探讨家庭破裂对子女心理、思想品德的影响。


他强调德性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林崇德带领“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课题组深入灾区,进行地震幸存者的震后心理创伤及其恢复规律的研究,历时3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的课题组,光是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就发表了近40篇研究报告。


“前年师范大学开迎新会,我作为老师代表上台讲话,一个大学生问我:怎样提高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成为出类拔萃的学生。我说,一是为人正,懂得做人的规矩;二是学习好,要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敢于除旧布新,有批判质疑的精神;三是要有涵养,取得成绩时不沾沾自喜,受挫时不灰心丧气,恋爱成功时不趾高气扬,恋爱失败时不否定自己。”


随后他讲了一个湖南某高校的故事:一个女大学生,失恋想不开,产生轻生念头,心理辅导老师开导无效,便带她在校园散心,路过一个小河沟,老师突然来了灵感,说“嗨,你呀,就在这小河沟里长大,没有见过大海,才会在小河沟里翻船、被淹”。女孩顿觉醍醐灌顶,一下子豁然开朗。



“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德育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是学生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重视德育工作,就要重视心理健康问题。”1983年,他就率先提出“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的概念,并希望在学校中倡导“心理健康”的设想。


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2013年,林崇德受教育部委托承担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大攻关项目。2016年9月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林崇德强调,核心素养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加以培养。“培养的过程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建构的过程,是在外界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


在林崇德看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他表示“: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课题,我们的研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将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也就是说,“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已是中央文件的明确要求。


“在评述林崇德教授学术思想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往往不为人所意识到的重要领域,那就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他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一是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元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二是对整个心理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三是旗帜鲜明地坚持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思路。”辛自强表示。


教育是人类未来的希望

伴随科技的进步,教育方式也在持续更迭。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未来的教育,是林崇德关注的问题。他认为,未来教育应认识大脑、认识教育与脑关系的规律,以及保护脑进而达到开发脑的目的。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教育规律,而尊重教育规律在很大意义上就要尊重人脑的发育发展规律。


林崇德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脑科学对未来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脑科学本身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本身与脑的研究的关系;脑的加工过程如何为教育服务的问题。”他详细地向记者阐述了这其中的奥义。



一是脑科学的本身与教育的关系相当密切。

首先,脑的发育与教育有关系,孩子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90克,八九个月的乳儿为660克,两三岁的婴儿为990-1010克,六七岁的幼儿为1280克,9岁的小学儿童为1350克,12岁的少年接近成年人脑重达到1400克。从出生到脑成熟,整个教育都离不开脑发育的水平,当然脑的发育不完全依靠脑量,还可以通过脑电波:δ波、θ波、β波、α波来观察,这些都跟教育有直接的关系,这正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脑科学与教育的关系。


其次,神经类型与教育的关系,神经类型是心理学非常重视的,一个人的气质为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气质研究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类:精力旺盛、脾气急躁的胆汁质,比如张飞、李逵;机智灵活、热情开朗、喜欢幻想的多血质;平静克制、稳重老练的黏液质;沉静内敛、脆弱敏感的抑郁质,比如林黛玉。不同的神经类型会构成一个人个性中的性格的生理机制,影响他的品格。这就为因材施教奠定了教育的基础。


“还有脑的学习、脑的疾病、脑的发育的干预,这些问题都与教育有关系。脑的发育是可以干预的。采用一定的手段,达到了一定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培养’。培养一般用在教育上,干预一般用在科学研究上。脑发育的干预是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的问题。”林崇德说。


二是教育本身与脑的研究的关系。

首先是教育教学的方式对脑的影响。其次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基于脑机制来指导学习,同时又推动脑的发育、发展及脑的功能。再次是课堂教学。最后是教育的压力。现在学生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包括作息时间,这就涉及脑的发育和脑的卫生问题等。


三是脑的加工过程如何为教育服务的问题。

林崇德表示,现在我们国家做得比较多的是脑与认知、脑与创造力、脑与人格的研究。用脑能彻底改变被动的自己,人的成功(发现与创造)主要是脑能(主观)与机遇(客观)的结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驱动力,而创新归根结底在于人的创新能力,高创造性的人似乎看起来“脑子更灵活”。


林崇德提到,北师大的“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团队进行了大量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对于教育与大脑关系做了实质性的揭示。


采访结束,温煦的阳光透过窗子洒在先生的肩上,将他头上的银丝照得愈发明亮。作为心理学界的泰斗,林崇德一直在心理学的领域辛勤耕耘。他认为,知识分子的骄傲在于遵从良知,如果不能在世界背景下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传统,中国的心理学不可能在国际上有自己的地位。中国要产生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就必须扎根中国的知识传统和现实土壤。


作为中国心理学里程碑式的心理学家,先生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正是有先生这样的举旗者,中国心理学才以蓬勃的姿态努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