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成果

【主题报告】林崇德: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课程与教材

 2019-12-24

网站编辑


image.png


今天,我来汇报“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我主要谈四个问题。第一,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第二,课程与教材面临着的挑战,这中间包括语文课程与教材。第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关键是思维教学。第四,教师是课程与教材的使用者、主导者和创新者。


image.png


image.png


下面,我来汇报第一个大问题——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研究是教育部党组交给我们的重要工作任务。2013年4月,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同志亲自布置,全程指导。这一任务由我负责。


对课题组人员构成要求,教育部说得非常通俗、非常形象,说中国是一个大国,核心素养研究要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人口多的大省。后来,我说,河南是人口第一大省,那么河南大学书记或者校长,必须要参加。第二人口大省应该是广东,那么华南师范大学的领导应该参加。山东是第三人口大省,山东师范大学的领导应该参加。就这样,我们组成了课题组。教育部又提出,课题组必须要有东北、西北、西南的学者参与。那么,我们就让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代表东北参加了。由此,我们组织了全国96位教授一起来完成教育部布置的任务。教育部当时要求我们年底以前,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必须交出初稿。这当然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我们把初稿交了以后,尽管也有肯定的意见,更多的是给我们指出了十大问题。


后来,我们按教育部党组的意见继续开展研究。2016年,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教育界同仁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这个任务。2016年9月13号,在教育部的关心下,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这就是整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过程。今天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我们更详细的研究细节向诸位汇报。


我们的课题组,征得了教育部的同意,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这个定义怎么解释呢?它有什么特点?我想从下面六个方面给大家作汇报。


第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第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第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离开了教育,我们很难谈核心素养的问题。第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此我们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框架,包括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初中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生(含职高、中专、技校)发展核心素养、大学生(含研究生)发展核心素养。第五,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现在谈的比较多的是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它是学生发展中的一个体系,具有整合性。也就是,价值取向是关键,不要把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分开。这就是我们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制定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完善教育质量的标准体系,制定整个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的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这就要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这段话,渊源在我们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报教育部的文件当中。我们原文是要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为整个教育质量体系提供一个标准。现在形成的新的文字材料,把这段话倒回来用了。这说明中央和国务院对我们这个问题的重视。我们对此心存感激。


核心素养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细化和具体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核心素养回归到原点和反思追问:我们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为谁培养?


严格讲,对核心素养的制定,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三方面的需要。第一,我们接受任务的时候,是在落实党的十八大的精神“立德树人”,也就是为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迫切需要。第二,整个核心素养的研究,体现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全世界研究教育的一项带有方向性的内容。我们现在研究核心素养绝对不是要成为第一家。早在1997年,OECD也就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提出了核心素养的问题。我们深深体会到,核心素养的制定是国际教育竞争的迫切需要。第三,我们还体会到,核心素养的制定,是发展素质,即我们的国策的迫切需要。我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也和教育部有关领导同志在讨论,素质教育搞了那么多年,它有具体内容吗?它有具体途径吗?它有具体方法吗?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欠缺。所以,教育部有些副部长相关文章中指出,制定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的需要;今天所讲的素质,实际上指的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部又给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这就是整个研究中要贯彻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因此,我们体会到这“三性”实际上是让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立足现实以及文化传承的问题。以此,我们把整个核心素养的研究,分成5个子课题。


第一是党和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政策研究。从1950年开始,我们党和国家就对教育有一系列的要求。我们从1950年一直梳理到2013年。我们梳理了大约有十几万字的材料,这是第一方面的研究。


第二是对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我们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还有三个国际组织,OECD、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作了一些对比的研究,也整理了40 多万字材料。这是我们第二项任务。


第三是基于核心素养的传统文化的分析。即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对学生立德树人、如何培养人才的、提高学生素养等作了一些分析。


第四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标》分析。可能有一些老师来问我们,为何没有看到你们有关大学教学大纲问题的研究。实际上,大学的教学大纲,在中小学,用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课程标准。对于大学,我们不太好像中小学那样,直接梳理出十九门课的课程标准。因为大学有一两千门课,到底用哪个学科大纲作为我们考虑问题的依据,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是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课标的分析。


第五是实证的或调查研究。因为我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特别重视量化与质化的统一研究,因此我们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包括各行各业的专家到学生、学生家长,调查老百姓中间对学生的期待,也就是对我们的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素养。这一社会调查共梳理了351万字的材料,我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形成了核心素养。


我们总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从三大领域进行建构,一是文化基础,二是自主发展,三是社会参与,先是定下了十二种内容的素养。教育部为我们反馈了很多意见,又确定了三大领域、九项指标和九方面素养。2016年1月,教育部通过中国教育学会向全国中小学征求意见。在这些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与教育部的一些“笔杆子”一起重新合并同类项,形成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领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种素养以及十八项指标。这十八项指标,我就不再向大家一一汇报。涉及到语文教育,会出现十八项指标中的部分指标。(如下图所示)这就是我要汇报的第一项内容,即核心素养的来龙去脉。


image.png


image.png


当前,国际上的核心素养都到了“关键环节具体落实”上。在我国,具体落实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从2016年开始用核心素养指导中小学的课程与教材建设。这项工作,使我联想我们今天的会议,讨论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教学和其他各科教育教学一样,都离不开课程与教材。我们非常感谢教育部教材局于2014年开始,按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稿,组织了全国各学科专家,即国家课标组的成员来做两件事。第一,在总的核心素养之下,制定各科的核心素养。第二,修订了高中课程标准,并且在这个会议上决定语文、历史、政治三个学科将不再搞一纲多本,都收归到一纲一本,交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紧接着,于今年开始,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在探索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又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问题。因此在新的阶段,各学科包括我们的语文课程与教材都会面临着挑战。


我们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国际化比较研究”中,已经看到了整个国际背景中两个方面的趋势:一个是全球化,还有一个是信息化。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教授提出,课程与教材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全球化;二是大众化;三是网络化。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image.png

在我们核心素养制定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当今教育的全球化。尽管国际上使用的词汇不同,也都在制定所谓的核心素养。例如,21st century skills(美国P21协会)、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OECD)、Key Competences(欧盟)、General capabilities(澳大利亚)、Socle (foundation or core) of competences(法国)、Key skills(英国)等。不同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及其他地区采用的词汇不同,有的用技能,有的用素养,有的可以翻译为能力等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谓核心素养的制定都是对培养什么样公民的指导思想。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深深地体会到,全球化要求我们课程、教材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意识、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在我们整个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中深深地体会到,打好中国的底色,注入红色的基因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我想才有今天的教育部的要求,即把语文、政治、历史三科都规定为一纲一本。因为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如果课程、教材不体现打好中国底色、注入红色基因这两种功能,我们就会失去方向。全球化更要求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在各科教学中,要突出立德树人的要求。


image.png

在我们三大领域、六种素养、十八项指标中间,有一项指标刚才大家看到了,就是个体发展中的学会学习。学会学习里,除了爱学、乐学、勤学的要求以外,还加了“信息意识”这一指标。重点是:能自觉地、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的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今天,处于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应该具有信息意识。因此在整个课程教材建设中,包括语文课程与教材的编制者应该意识到信息化的挑战。也就是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推动着产业变革,促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随着信息化,各个领域的融合不断加快,其影响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纽带。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要看到,今天讨论的重点是中小学。中小学生上网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会十分重视互联网问题的研究,专门成立了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在研究过程中,大家都认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中小学生上网有利有弊,这一问题对各科课程教材必然会有一定影响。


image.png

今天我们的课程教学、教材编写面临着大众化的挑战。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这是我今天想和各位专家一起探讨的问题。招生人数少,不代表是精英教育。比如说我这个年龄段的,我是在1960年读的大学,1960年以前能够考上大学的有多少人呢?一年只有20万。我们并不能说当年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可是,现在有多少人能上大学呢?以今年为例,教育部给招生办的指标是830万,后来说不够,经过反复研究,从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学院增加了100万,也就是930万,这是今年的招生数。那么,今年参加考试的学生又有多少呢?有1031万人。这1031万人里面包括历届留下来的复考生,这意味着1031万的人中有930万的人能上大学。我们给它缩小比例来看,也就是103个人里面有93个人能够上大学。今天,如果愿意上大学的人,差不多都能够上大学。这是一个趋势,因此,今天的教育到底是大众化教育还是精英教育?又有人说985学校是一种精英教育,211学校也是一种精英教育。我想,这种提法也不一定对。因为任何一种学校的学生都有三六九等,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里面照样能有学生成为精英。最近,我听说今年湖北一所非211院校有一对双胞胎,一个被北大和中国科学院要走,让他来硕博连读,还有一个被清华和浙江大学要走,也是硕博连读。但哥俩儿提出:“我们是湖北人,决不出湖北”。决心很大,他们说要老老实实地在湖北攻读博士学位,最后,是华中科技大学把这哥俩录取了。因此,我想什么是大众教育,什么是精英教育,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面临着教材编写,面临着语文教学的问题,大众化的挑战使一刀切变得不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例如,在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之间形成的差距是很大的,特别是质量方面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也正因为如此,不仅仅是语文,各科教学都面临着大众化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我提三点想法:一是坚持育人的目标,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二是改革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育人的方式,是释放更多空间提高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教师自主性的问题;三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的师德行为,保持底色,这是一个根本。


image.png


在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方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文底蕴,一个是科学精神。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是核心素养中的两大素养。它的关键是思维教学。


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曾经在全国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位厅局级干部觉得我们对核心素养概括得不好,他提出用八个字全部概括了,一个叫人文底蕴,一个叫科学精神。当然我们对他的意见没有采纳。因为,在立德树人的问题上,还有一个社会参与和学生自主发展的领域。学生到学校来干什么,一个是学习,一个是生活。怎么学习?学会学习。怎么生活?健康生活。尤其是在高校,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但我们要重视那位厅局级干部的意见,至少他肯定了我们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他认为这就是核心素养,但这不能代表我们核心素养的全部,而确实是我们核心素养文化基础中非常重要的素养。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科学精神是什么呢?一是理性思维,二是质疑批判,三是勇于探索。


image.png


谈及核心素养,我要经常提到北大生物学的一位教授,后来是北大附中校长的赵钰琳先生。他年长我两岁。他跟我说,你们提出了批判质疑的问题,太重要了。他说他自己在当北大附中校长时,曾带领着附中的师生们回北大调查了两种人。一种是理工科的院士,因为北大的院士多,是我们北师大的多少倍;一种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如季羡林先生、汤一介先生等等。调查完了以后,他问师生这些学者们为什么获得了今天这么大的成就。调查的结果回答了两个字——质疑。因此,我今天也要强调,我们今天讲核心素养的问题,质疑问题显得太重要了。这正因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为语文和数学这两门主课核心素养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数学的核心素养,一是数学的抽象,二是逻辑的推理,三是数学建模,四是直观想象,五是数学运算,六是数据分析。我在中小学待了十三年,除了语文因为普通话说得不好,不敢教,其他学科差不多都教过。我教过数学,非常重视1952年提出的数学三大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逻辑能力。今天新的数学素养没有离开从1952年一直到2014年数学的教学大纲要求,也就是今天的课程标准对能力的要求。


不管语文的素养,还是数学的素养,我们看到的是思维,也就是恩格斯所讲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它是我们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的基础。这就又回到了各科教学的目的,包括语文教学的目的。我想语文教学,乃至各科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因此,今天能否把语文改革、语文教学搞好,关键的问题是在于能否把培养思维能力即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出发点。


2012年教育部命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建磐校长和我就全国高中各学科教学的质量问题做一个调查。我认识任翔教授可能也是在那一年。当时,教育部分工,我负责文科加生物学科,王建磐校长是搞数学的,他负责理科加艺术学科。我们调查下来,发现有些高中学科年年在发展,质量一年比一年好,有些高中学科,特别是语文,质量却在逐年下降。当年的调查就是这样一个趋势。因此,当时我们就提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听说读写等语言建构与运用;必须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必须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发展学生智能放在首位,而思维是智能的核心。各学科教学(包括语文教学)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思维教学既然是首要的问题,那么在思维的问题上有四个问题就值得讨论。


image.png

凡是思维,它肯定有逻辑性。那么,逻辑思维有几种呢?我认为,逻辑思维应该有三种:动作逻辑思维、形象逻辑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现在,对语文教学来说,人们相当重视的是形象思维。这很好。什么叫形象逻辑思维呢?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它是一种思维,它是以表现为材料,自始至终都带着形象性,反映事物的发展、联系和本质;二是形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逻辑思维和内部言语作指导的,也就是语言和思维、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形象逻辑思维,必须要以形象的语言,特别是内部语言作指导、配合、制约和渗透。文学艺术的创造主要是直觉表象运动的直接结果;三是它必须通过形象概括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形象逻辑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一样,有一种诸如与数学学习中间合并同类项的过程,这就是在概括。一方面,它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性鲜明的形象,另一方面,它又有高度的概括,从个别到一般,从外部的生动的具体到内部的内在的规律。因此,我想这就是形象逻辑思维。


语文教学,离不开形象逻辑思维,当然也需要大家熟悉的抽象逻辑思维作指导。现在我们整个教学,不完全指语文教学,各科都有,往往丢失的正是动作逻辑思维,也就是技能训练问题。我要举两个例子。老师们是不是喜欢看古典小说?例如四大名著,还有像《三侠五义》这样的侠义小说。如果您看完了以后肯定会体会到:一个人有没有武功,不完全在他的力气,而是在他武艺的自身修养上。正因为如此,才能够出现“岳飞的枪”“关公的刀”“李元霸的锤”这样的典范。这是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中国的足球,特别是男足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可是中国的女足曾经是世界冠军。当时冠军队的队长是谁呢?孙雯,上海人。当时人们怎么评价孙雯呢?说孙雯踢球,不是用腿来踢球,不是用脚来踢球,而是在用脑子踢球。老师们,咱们千万不要理解孙雯踢球仅仅是在用头顶球,她真正在动脑子,把所有的动作合并同类项,加以概括,加以抽象。突出了用动作的语言来规范其动作的思维,这就是我们心理学上讲的实践思维。


实践思维好的人,他在工作上往往也能够做出巨大的贡献。大家到北京以后,都要去王府井。王府井有个百货大楼,百货大楼前面有一座铜像,这就是全国劳模张秉贵的铜像。当年张秉贵厉害就厉害在“一抓准”:你说要三两糖,他一把抓出来的糖从不会少一颗。你说要半斤糖,他抓出来的就是半斤糖,也不会多一颗。这是什么思维?这是典型的动作逻辑思维。这里边有动作的语言,动作的合并同类项,也就是技能问题。人有两种技能:一种叫心智的技能,譬如读写算;还有一种是动作的技能。但是不管怎么说,今天我们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动作逻辑思维。


image.png

我们先来问思维到底有几种属性?朱智贤教授与我写的《思维发展心理学》,把思维的属性界定为六种:间接性、问题性、逻辑性、个性性、生产性和概括性。但是这六种属性中什么最重要?概括。思维的第一属性或者第一特征是什么?是概括。什么叫概括?就是合并同类项。前年评选出来的90位中国当代教育家中,有20多位是中小学老师,其中有北京五中的吴长顺校长。吴校长是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他曾经这样说过:有人对你指桑骂槐,有些学生听不出来,说明他们听的概括能力太差;现在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课前上讲台作二、三分钟的演讲,可是有些学生,即使讲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吐白沫,也没有说到点子上,说明他们说的概括能力不强;我们的中考和高考语文试题中,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占很大的比重。但有人不会总结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这说明他们读的概括能力不强;我们的学生,难道他们就没有那种生活的基础吗?不是。可是他们有生活经历却写不出好文章来,这说明他们写的概括能力不强。北京五中的梁捷老师,是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组成员。她曾经执教高一的说明文《南洲六月荔枝丹》《记一次泥石流》《科学史上一次演变》《蝉》等篇目,本来应该两周教完,可是她仅仅用三或四节课就教完了,她的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根源在哪里?她的教学突出概括。她的教学特色可以概括为六个字:重点、特色、规律。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围绕概括来进行,所以梁老师能够成为国家高中语文课标组成员。


image.png

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讲“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整体结构。我还要讲到魏书生老师,魏老师教初中语文,提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等自学六步结构教学方法,后来他成为闻名全国的当代教育家。所有这些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思维结构经过一系列的锻炼和修养。因此,良好的语文教学,它肯定是一个整体结构。我对今天的语文教学,提倡六大结合:一是文与道的结合;二是语与文的结合;三是听说读写结合;四是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结合;五是抽象逻辑思维和形象逻辑思维的结合;六是课堂知识技能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我想这就是一个整体,因为它的基础是我们思维心理学提出的思维结构。思维结构包括:目的、材料、过程、品质、个体差异、监控(反思)、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成分。这非智力因素就是今天的课程改革中,反复提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image.png

我认为应该从思维品质入手。智能是什么?智能是一种个体差异。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不就是说人的能力有个体差异吗?毛泽东同志在批“天才论”时说,认为一个人是天才,无非就是聪明一点。这就是说智能是个体差异,是个性。智能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思维。那么思维的个体差异是什么呢?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主要包括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方面。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这里我举一个灵活性的例子。语文的词汇教学,有直观法,有举例法,有扩充法,有注释法,有互释法,有词义的辨析法等。在“词的搭配”练习时,一位语文老师给学生写了一个字:说。学生起来说:“‘说唱’,那是联合式;‘说服’是补充式;‘说理’是动宾式;‘说明’是偏正式。” 学生问:“老师,能不能把说放在后边,往前面加个字?”老师说:“那行,你加吧。”学生说:“‘众说’‘你说’‘我说’,是主谓式。”也可以这样灵活处理的,像一字多组、填空练习、换词练习、选词练习等等,都是在词汇教学中灵活性培养的方法。


image.png


今天的语文教学,应该明确谁是语文“教”的主体?是我们老师。谁是语文“学”的主体?那当然是学生。因为我们的核心素养,是为了突出育人的目标。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中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指导教学实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课程体系设计;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指导教育评价等方面。


image.png


整个课程是教学的内容,教材是整个课程的载体,也是教学的载体。课程与教材的使用的质量,取决于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自主性。你编了最好的教材,可是没有好的老师,也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我们老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明,使之延续发展;教书育人,使人茁壮成长;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社会进步;实现教育功能,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当老师的,是整个教育的脊梁。语文教学的好坏,质量的高低,主要就拜托全国的语文老师了。


(2019年12月8日在“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的报告)